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

被引:21
作者
王勇
机构
[1]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媒介新技术; 社会; 文化; 网络暴力; 网络治理; 新媒介环境; 青少年; 社会化; 生活方式; 自媒体;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10.01.023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传媒社会学.[M].麦克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81085-616-2
[2]  
社会学.[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消失的地域.[M].(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互联网心理学.[M].(美)Patricia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  
数字麦克卢汉.[M].(美)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