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

被引:76
作者
娄成武 [1 ]
刘力锐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2] 东北大学行政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政治动员; 网络虚拟空间; 虚实转化; 力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8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050302 ;
摘要
网络政治动员是政治动员在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转化和联动,其核心机制是虚实转化,在虚实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动员空间、动员主客体存在形式、政治信息与政治力量的三层相互关联的转化。动员主体的牵引力、网民诉求的自驱力、网络信息的催化力、网络环境的支持力相互作用是推动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蓬勃发展的动力。网络政治动员是一种新的政治提取能力,体制外成员更善于通过它获得同政府和传统权威抗争的力量。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态势与政府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对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治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法治路径和技术路径,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的政治路径更值得继续尝试和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公民权利崛起——基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视角 [J].
王利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04) :36-40
[2]   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 [J].
张淑华 .
青年记者, 2008, (02) :41-43
[3]   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 [J].
刘力锐 ;
张雷 .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 (01) :31-35+73
[4]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蒂利 (Tilly, 2008
[5]  
网络环境下的虚实和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冯务中, 2008
[6]  
小趋势[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佩恩 (Penn, 2008
[7]  
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 科特, 2007
[8]  
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荷) 穆尔 (Mul, 2007
[9]  
网络星河[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卡斯特, 2007
[10]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