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稻生产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9
作者
梁佳勇
谢振文
何昆明
冯颖竹
机构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学系
[2] 广东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学系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水稻; 广东省; 生产潜力;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广东省各稻作区的光、温、土壤等资料,推算出水稻光能利用率、土壤生产潜力影响系数、栽培技术影响系数,逐级建立了水稻光温潜力、土壤生产潜力、栽培生产技术潜力等模型;广东各稻作区的光温潜力为20.07~23.77 t/hm2 、土壤生产潜力为9.78~15.94 t/hm2;广东省水稻大田高产栽培实验结果只达到光温潜力的1/3~1/2。进一步讨论了数学建模方法、水稻栽培技术作用、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粤北作物生产潜势的分析 [J].
吴乐民 ;
温演望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4) :19-28
[2]   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J].
刘承柳 .
湖北农业科学, 1980, (08) :1-7
[3]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林毅夫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  
中国稻作学.[M].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5]  
广东水稻区划研究.[M].广东水稻区划研究协作组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
[6]  
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利用.[M].于沪宁;李伟光 编著.气象出版社.1985,
[7]  
作物—天气模式及其在产量预测中的应用.[M].[]W·贝尔等 著;王馥棠 译.科学出版社.1980,
[8]  
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M].殷宏章 编著.农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