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发展——一种理解乡土中国及其转变的理论解释框架

被引:50
作者
赵旭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闭合性; 开放性; 乡土性; 新乡建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中国的乡村有其自身存在的样态,其自身的闭合性建立在其乡土性的基础之上,这种闭合性并非完全的封闭,而是有着一种从闭合到开放的自我转化能力。离开了对这一点的理解,我们很多的认识都可能是一种走极端的偏执。乡村社会生活的同质性造就了一种自我的闭合,而乡村社会生活的异质性则造就了另外的一种开放性。这两者之间向来是相辅相成,不能完全分离开的。而新一轮的乡村建设运动在试图让原本动态的乡村的闭合性成为一种固化的样态,实际却只是外来的乡村建设者的一厢情愿,甚至从根本上,这些学者并没有真正从一个时间的维度上去历史性地理解乡村社会结构自身的从闭合到开放的循环,最终,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建立在了一种走极端的认识基础之上。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费孝通的“三区论”与王铭铭的“三圈说”的比照分析 [J].
赵旭东 ;
齐钊 .
开放时代, 2010, (07) :126-139
[3]   乡村的创造性转化 [J].
赵旭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89-191
[4]  
..Levi-Strauss;Claude;.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1969,
[5]  
中间圈.[M].王铭铭;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溪村家族.[M].王铭铭;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7]  
唯天为大.[M].余治平著;.商务印书馆.2003,
[8]  
权力与公正.[M].赵旭东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9]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9,
[10]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三联书店.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