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的活化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冯春生
麻海春
岳云
张永谦
曲向东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现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NF-κB; 细胞活素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异丙酚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9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0只。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在再灌注2、6、12、24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核因子κB的移位,蛋白质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核核因子κB的表达量。在再灌注3、6、24、72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组织IL1、TNFα、ICAM1的表达。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在再灌注2~24h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内,与假手术组比较,核因子κB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灰度值分别为86±10、89±9、87±10、94±8(均P<001),IL1、TNFα、ICAM1表达的峰值明显升高,灰度值分别为170±5、174±5、171±4(均P<001),但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核核因子κB。应用异丙酚,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抑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核因子κB的表达量显著减少,灰度值分别为61±6、62±5、66±6、63±7(均P<005),IL1、TNFα、ICAM1表达的峰值明显降低,分别为150±4、152±5、152±4(均P<005)。结论异丙酚能抑制大鼠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核因子κB激活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J].
苏继荣 ;
赵志成 ;
陈文亮 ;
王选 ;
齐莹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7) :37-40
[2]   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转录因子-kB的表达 [J].
冯春生 ;
王虎山 ;
李凇 ;
谭毓铨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01) :11-13+97
[3]   异丙酚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J].
罗艳 ;
于布为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10) :40-43
[4]   异丙酚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 [J].
夏瑞 ;
杨光 ;
郑利民 ;
夏中元 ;
侯望平 ;
熊桂仙 ;
余金甫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04)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