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冷龙岭南麓的冰川序列、黄土记录和阶地系列的初步研究

被引:15
作者
郭红伟,陈晔,李吉均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学系
关键词
冰川作用;冰川序列;冰川沉积;黄土;阶地;冷龙岭;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1995.01.019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变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到达冷龙岭南侧门源盆地的边缘,未能覆盖整个盆地形成冰盖;门源盆地南侧发育的5级大通河阶地与分布于盆地中的5级冰水(扇)阶地以及盆地北侧的5套冰碛可以进行对比,它们记录了自倒数第三次冰期以来门源盆地的冰川作用,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第四纪冰期探讨 [J].
郭鹏飞 .
冰川冻土, 1980, (01) :6-16+21
[2]   祁连山南麓大通河流域之水川地形 [J].
刘增乾 .
地质论评, 1946, (Z2) :247-25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