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23
作者
宋林飞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
关键词
苏南模式; 乡镇企业; 工业化; 股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53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探讨了“苏南模式”的三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如何从农业经济快速转向工业经济。“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是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二是如何建立高效所有制结构与社区共有制。“苏南模式”初期的产权形式与结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不适应性。乡镇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等于变相地搞私有化,而是走股份化的道路。社区共有制也可以实现“产权优化”。三是政府推动是否必然产生反市场性。“苏南模式”的本质是市场化。“强政府现象”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建立新型政府管理机制,重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重在培育要素市场,重在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 [J].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1999, (03) :84-94
[2]   “苏南模式”反思 [J].
顾建平 .
浙江社会科学, 1998, (06)
[3]   “苏南模式”的改制与创新——常熟、江阴、锡山乡镇企业考察纪实 [J].
薛家骥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7) :35-39
[4]   “苏南模式”扬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J].
孟焕民 .
苏南乡镇企业, 1998, (01) :4-5
[5]   “苏南模式”:何以再创辉煌 [J].
朱晓峰 .
经济学家, 1997, (05) :103-106
[6]   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 [J].
王正明 .
调研世界, 1997, (04) :40-42
[7]   “苏南模式”的社会机制与经济机制 [J].
宋林飞 .
江苏社会科学, 1995, (04) :23-26
[8]   “苏南模式”形成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张郅政,杨天和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5, (03) :189-191
[9]   市场经济推动了苏南模式的创新 [J].
朱汝鹏 .
苏南乡镇企业, 1994, (12) :4-7
[10]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 [J].
宋林飞 .
中国社会科学, 1982, (05) :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