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刘月兰 [1 ]
李豫新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2] 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 比较劳动生产率; 偏离-份额模型; 实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1978-2007年新疆产业结构效益。结果显示:新疆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除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外,其他产业较小;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极不对称;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增长产业,西部大开发以来产业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但区域衰退及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较差,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78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区域分析与规划.[M].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区域经济学.[M].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区域经济学.[M].陈栋生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J].
刘刚 ;
沈镭 .
地理学报, 2007, (04) :36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