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被引:64
作者
郑永年 [1 ]
张弛 [2 ]
机构
[1]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
[2]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 软力量; 动态分析; 中国的软力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作者主要探讨了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中国的软力量。在对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学说进行批评后,作者对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做了不同的诠释,认为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同一种力量资源既可以表现为软力量,又可以表现为硬力量。在国际政治学里,软力量的范畴不能无限扩大。应该用动态思维看待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根据接受程度的不同,力量可分为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对力量软硬的分析可从横向性、纵向性、相对性三个角度入手。在当前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国的软力量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多边主义、经济外交与睦邻政策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3 +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析软权力及其实现途径 [J].
刘艳萍 .
阴山学刊, 2006, (05) :90-94
[2]   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 [J].
邓显超 .
理论与现代化, 2006, (01) :15-20
[3]   发展中国软力量 [J].
庞中英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01) :63-63
[4]   提升软权力对实现我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作用 [J].
李捷 .
太平洋学报 , 2005, (12) :64-71
[5]   软权力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 [J].
刘阿明 .
太平洋学报, 2005, (12) :55-63
[6]   悄然崛起的中国软实力 [J].
邓显超 .
攀登, 2005, (06) :89-93
[7]   中国软力量的内涵 [J].
庞中英 .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45) :64-64
[8]   论软实力与中国外交 [J].
陈琴啸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5, (02) :30-33
[9]   重塑信息时代美国的软权力——《软权力:在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介评 [J].
杨文静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4, (08)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