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制造业产值增长路径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危机后; 中国经济; 制造业产值; 路径研究;
D O I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0.05.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经济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所以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应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基于制造业的层面,也应该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道路。然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R&D)这一微观层面,其深层内涵是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战略。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可知,中国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发展品牌战略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vibrant business development:the systemic competitivenessperspective. J rg Meyer-Stamer. http://www.mesopartner.com . 2008
[2]  
经济增长[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J.巴罗(RobertJ.Barro),(美)哈维尔·萨拉伊马丁(XavierSala-I-Martin)著, 2000
[3]  
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 李增欣.中南大学 2007
[4]   北京市制造业适度发展研究 [J].
邹昭晞 .
北京社会科学, 2009, (06)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