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基于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被引:27
作者
李平
随洪光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号
关键词
DEA; 自主创新能力; 广义技术进步; 狭义技术进步; 状态空间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三种创新能力在中国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均抑制了中国的广义技术进步,只有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对中国广义技术进步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剔除技术效率后,对狭义技术进步的研究得到了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的结论。通过状态空间模型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在1998年之后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贡献度则在1998年之后显著下降,直至2002年左右各种创新能力的贡献度渐趋平稳。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未达到促进技术进步的临界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路径研究——广日电梯自主集成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演进 [J].
郭振军 ;
汪建成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83-388
[2]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3]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4]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 [J].
赖明勇 ;
包群 ;
阳小晓 .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3) :45-50
[5]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6]   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原理与方法 [J].
庄越 ;
胡树华 .
科研管理, 2002, (01) :77-83
[7]   基础研究创新概念辨析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J].
韩宇 ;
赵学文 ;
李正风 .
中国基础科学, 2001, (03) :35-40
[8]   推动原始性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J].
徐冠华 .
中国基础科学, 2001, (02) :5-11
[9]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J].
陈劲 .
科研管理, 1994, (02) :32-34+31
[10]  
Ownership, Government R&D, Private R&D,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 . Albert Guangzhou Hu.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