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41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徐艳
齐伟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2] 山东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北京
[3] 泰安
关键词
曲周县;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 4 91倍、2 1 5倍和 7 2 6倍 ;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 ,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 ,耕地质量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 ,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 ,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许月卿 ;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1, (05) :28-32
[2]   土地质量指标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齐伟 ;
张凤荣 ;
东野光亮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65-170
[3]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4]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石瑞香 ;
康慕谊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00-705
[5]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6]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J].
张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81-384
[7]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J].
张惠远 ;
赵昕奕 ;
蔡运龙 ;
殷静 .
地理研究, 1999, (02) :25-31
[8]   鲁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条件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研究 [J].
张洪业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1) :19-22+24-28
[9]  
粮食安全问题[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1
[10]  
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辛德惠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