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中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与要素贡献

被引:33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劳动份额; 要素贡献;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1.05.009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运用1998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劳动份额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运用生产函数估计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劳动份额偏离劳动贡献的原因。本文发现劳动份额偏低,且先下降后上升,逆经济周期变化趋势比较明显。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来看,劳动者所得低于其对产出的贡献,在企业的初次分配中存在着对劳动者不公的现象;通过考察劳动对产出贡献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在逐渐上升,虽然进一步拉大了与劳动份额的差距,但是对后期劳动份额的提高也起了正面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者的谈判能力以及经济波动是导致劳动份额偏离劳动贡献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2]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3]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4]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武康平 .
经济研究, 2008, (08) :16-28
[5]   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 [J].
郑志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1) :5-13
[6]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7]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
[8]   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向书坚 .
统计研究, 1997, (06) :16-21
[9]  
Labor’s share fluctuations,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business cycle[J] . Andrew T. Young.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 2004 (4)
[10]  
The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952[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