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条件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阐释、误区及路径

被引:28
作者
李砚忠 [1 ]
赵成伟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21.01.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理论与现实,还是从历史与未来等方面来看,只有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提升经济自我循环能力才能实现国家的行稳致远。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着力避免"停止开放向内转""战略问题战术化""重回短期刺激路"等认识误区,亟需着力做好战略规划,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科技攻关,畅通国内市场,以科技创新激发消费原始动力,推动区域均衡和城乡统筹,遵循发展规律,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循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J].
李猛 .
当代经济管理, 2021, 43 (01) :16-25
[2]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J].
沈坤荣 ;
赵倩 .
经济纵横, 2020, (10) :18-25
[3]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J].
刘洋 .
红旗文稿, 2020, (19) :30-32
[4]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 [J].
董志勇 ;
李成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4 (05) :47-55
[5]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 [J].
戴建华 .
红旗文稿, 2020, (18) :33-35
[6]   经济内循环为主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J].
李国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9) :1152-1155
[8]   从智能制造到经济与社会全方位智能化重塑 [J].
胡汝银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0, 27 (05) :78-90
[10]   “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机制研究 [J].
姚树洁 ;
房景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6)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