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基于模糊伽马模型的河南省生态空间辨识与格局优化
被引:5
作者:
张驭航
[1
,2
]
李玲
[1
,2
]
王秀丽
[1
,2
]
路婕
[2
]
李珊珊
[3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来源: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空间;
模糊伽马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
生态系统敏感性;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200615.001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生态空间的辨识与格局优化是保障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为明晰研究区内生态空间整体格局,清查研究区整体资源清单,了解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现状,通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模型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依托ArcGIS 10.5平台,根据研究区生态本底状况选择评价指标,基于模糊逻辑理论利用模糊伽马模型辨识生态空间,并提出了生态空间优化格局方案。研究表明:研究区域生态空间分为生态保护空间、限制约束空间、控制缓冲空间、优化开发空间4种类型,生态保护空间面积为13 668.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限制约束空间面积为19 161.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63%,控制缓冲空间面积9 434.6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2%,优化开发空间面积为122 480.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34%。根据生态空间辨识结果提出研究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将研究区域划定为"三区、两带、3块",分别为太行山生态红线保护区、大别山生态红线保护区、伏牛山生态红线保护区;沿黄河生态保护带、沿淮河生态保护带;豫东平原生态保护块、豫西丘陵生态保护块和豫北丘陵生态保护块。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225
+22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