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裁判的价值填补——以法律解释的认知研究为突破口

被引:13
作者
宋保振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关键词
智能裁判; 情感计算; 法律解释模拟; 认知科学; 认知逻辑;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2.011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当下智能裁判问题的争议焦点在于我们能否通过数据和算法进行法官情感计算,有效还原司法中的价值判断。智能裁判价值判断重在对法官解释和运用法律的过程进行法律解释模拟,这也是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研发的关键。面对智能时代传统教义学理论中经验要素缺失的事实,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认知科学为智能裁判的解释模拟提供了研究新思路。该认知研究主张运用心理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究和模仿裁判者思维模式,将法官裁判中的"解释规则"作为解释模型建构的基本要素。智能裁判解释模拟的核心任务有三:第一,基于认知立场确立法律解释认知逻辑;第二,发掘认知层面的解释规则并转化为算法规则;第三,借助认知要素检验所构建智能推理模型的可行性以保证通过图灵测试。结合此模拟过程及裁判实践来看,司法领域的人工智能运用虽未来可期,但当前从辅助层面来定位更为妥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Social norms and human cooperation [J].
Fehr, E ;
Fischbacher, U .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4, 8 (04) :185-190
[2]  
Criminal Sentencing and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J]..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1998, 2
[3]  
法律和社会科学.[M].苏力.法律出版社.2018,
[4]  
法律方法.[M].陈金钊;谢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5]  
人工智能.[M].(美) 罗素 (Russell;S.J.) ; (美) 诺维格 (Norvig;P.)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  
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M].孔祥俊; 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7]  
人工智能.[M].(美)PatrickHenryWinston著;崔良沂;赵永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简明逻辑史.[M].[德]W·肖尔兹 著;杨一之 译.商务印书馆.1977,
[9]   司法人工智能的话语冲突、化解路径与规范适用 [J].
贾章范 .
科技与法律, 2019, (06) :59-67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议论 [J].
季卫东 .
法学研究, 2019, 41 (06) :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