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被引:50
作者
张轶龙 [1 ]
崔强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与信息化; 融合度; 融合效率; 评价;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3.04.006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首先,根据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定义;其次,在协同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3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行了评价;再次,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定义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全要素融合效率评价指标,并运用仁慈型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1997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0年,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但是融合效率却越来越低,融合"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现象十分明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结论,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区域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J].
张新 ;
马建华 ;
刘培德 ;
刘强 ;
徐峰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 (03) :71-76
[2]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3]   同时考虑决策单元竞争与合作关系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J].
杨锋 ;
夏琼 ;
梁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 (01) :92-98
[4]   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 [J].
张鸿 ;
许心 .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 15 (06) :8-13
[5]   陕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J].
侯光文 .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 15 (06) :19-21+25
[6]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及实证研究 [J].
王晰巍 ;
靖继鹏 ;
刘铎 ;
马思思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 (08) :68-72+80
[7]   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成长的协同机制 [J].
陶长琪 ;
齐亚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11) :86-93
[8]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 [J].
谢康 ;
李礼 ;
谭艾婷 .
管理评论, 2009, 21 (10) :3-12
[9]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 [J].
徐盈之 ;
孙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7) :56-66
[10]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初探 [J].
夏波涌 ;
张克平 .
制造业自动化, 2009, 31 (05)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