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29
作者
祝宁
王成
周洪泽
李敏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北京,哈尔滨,哈尔滨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热力场; 绿地覆盖率; 建筑容积;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433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遥感 (TM图象 )及地理信息系统 (ArcView)技术 ,对哈尔滨市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 .将TM成像时哈尔滨市不同地表辐射温度地块分为 3个温度等级 :相对低辐射温度 (<10℃ )、相对中等辐射温度 (10~ 2 2℃ )和相对高辐射温度 (2 2~ 31℃ )地块 .其中相对高辐射温度的地块数量最多 ,占 6 1% ;相对低辐射温度地块最少 ,仅占 17% ;相对中等辐射温度地块居中 ,占 2 2 % .在相对高辐射温度地块 (2 2~ 31℃ )中 ,大于 2 8℃的相对过热辐射温度的地块为 70 18块 ,总面积达 12 2 5 2hm2 ,且大小不均 ,最大斑块面积是 14 89hm2 ,最小斑块面积为 0 .72hm2 .在这些斑块中面积小于 1hm2 的占 95 .0 2 % ,1~ 5hm2 占 3.4 6 % ,而大于 5hm2 的占 1.5 2 % .它们以热团、热环及碎片的形式分布 ,形成分布格局 .团状复合体内平均辐射温度为 30 .8℃ ,它们主要出现在哈尔滨市的道外区、道里区西南部 .热环复合体的平均辐射温度为 2 7℃ ,它们沿哈尔滨市现存的两条铁路环线构成过高热辐射环带 .碎片复合体内的平均辐射温度为 2 4 .7℃ ,以小于 1hm2 的过高热辐射地块构成碎片形状 ,分布在南岗区和动力区 .还分析了覆盖率、绿地面积及建筑容积因素与城市热力场空间格局的关系 ,提出了改善哈尔滨城市热岛
引用
收藏
页码:1955 / 195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