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理论反思——基于现代金融理论的一般分析

被引:5
作者
易宪容
陈颖颖
机构
[1] 青岛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金融科技; e Science范式; 大数据; 金融风险定价;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9.11.005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金融科技的理论基础是e Science范式变革。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数据转换为信息,实现金融数据共享,以此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式,实现对不可见因素的当前及未来状态的预测,以此来发现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新的金融价值,形成金融服务的新业态。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以消费者价值创造为动力,从需求端视角为消费者创造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数字技术化的方式进行信用的风险定价。这是金融科技的本质特征,也是观察与分析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全面检讨和反思当前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问题,指出中国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开放银行:理论实质及其颠覆性影响 [J].
易宪容 ;
陈颖颖 ;
周俊杰 .
江海学刊, 2019, (02) :86-93+254
[2]  
Trust-to-Trust Design of a New Internet. Muneeb A. https://muneebali.com/thesis . 2018
[3]  
Modern Monopolies:What it Takes to Dominate the 21st Century Economy. Moazed A,Johnson NL. . 2016
[4]  
Fintech:Describing the Landscape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https://www.fsb.org . 2016
[5]  
互联网金融手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谢平, 2014
[6]  
工业大数据[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杰, 2015
[7]  
比特币:运行原理、典型特征与前景展望[J]. 杨晓晨,张明. 金融评论. 2014(01)
[8]   金融科技的内涵、实质及未来发展——基于金融理论的一般性分析 [J].
易宪容 .
江海学刊, 2017, (02) :13-20
[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 [J].
李扬 .
经济研究, 2017, 52 (06) :4-16
[10]   金融的本源、本质及危机 [J].
易宪容 .
探索与争鸣, 2017, (12)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