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

被引:34
作者
邢芳芳
欧阳志云
王效科
段晓男
郑华
苗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消费; 能源消费;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北京;
D O I
10.13227/j.hjkx.2007.09.01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根据IPCC参考方法,估算了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量,详细给出了北京各部门、分能源品种以及2005年分行业的能源碳消费清单,分析了能源碳消费结构.结果表明,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碳消费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71.5%和38.4%;终端能源碳消费强度持续下降,降低了66.2%.各部门的终端能源碳消费中,工业最大,约占碳消费总量的53.0%68.0%,1995~2005年平均碳消费量为14.59 Mt;其次是第三产业,约占15.0%30.5%,平均碳消费量为5.23 Mt;与1995年相比,200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碳消费量增加了2.02倍.目前工业的碳消费仍是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改变工业消费能源碳的主导地位.自2002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结构基本趋于稳定,但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未能抵消能源消费增加带来的碳消费增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918 / 19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Carbon taxes: A drop in the ocean; or a drop that erodes the stone? The effect of carbon taxes on technological change.[J].Reyer Gerlagh;Wietze Lise.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2
[2]  
北京统计年鉴.[M].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编;于秀琴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朱向东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2003高技术发展报告.[M].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2003,
[5]  
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M].曲格平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   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
王灿 ;
陈吉宁 ;
邹骥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2) :1621-1624
[7]   低碳发展下的大气污染物和CO2排放情景分析—上海案例研究 [J].
王冰妍 ;
陈长虹 ;
黄成 ;
赵静 ;
戴懿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4, (03) :137-145
[8]   能源合理利用与CO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郎一环 ;
王礼茂 ;
王冬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4) :28-34
[9]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 [J].
何建坤 ;
刘滨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40-743
[10]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 [J].
陈文颖 ;
高鹏飞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