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潜在产出的估计与比较分析

被引:6
作者
石柱鲜 [1 ]
孙皓 [2 ]
王婷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3] 吉林银监分局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比较分析; 生产函数方法;
D O I
10.13654/j.cnki.naf.2008.06.01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131.3 []; F131.26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生产函数方法对中、日、韩三国的潜在产出进行估计,并以潜在产出为基础对三国的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均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水平看,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较大,并且日本整体水平最高,韩国增长最快;三国的产出缺口变动与景气波动基本一致,中国的一致效果相对较差,韩国的一致效果相对较好;从三国各要素对潜在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国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和韩国的TFP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日本的TF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 [J].
宋魁 .
东北亚论坛, 2006, (05) :7-12
[2]   对我国潜在产出、结构预算与财政态势的关联性研究 [J].
石柱鲜 ;
王立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69-81
[3]   关于中国潜在GDP与景气波动、通货膨胀的经验研究 [J].
石柱鲜 ;
黄红梅 ;
石庆华 .
世界经济, 2004, (08) :34-41
[4]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5]  
Japan’s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GDP gap: a new estimate[J] . Kazuo Sato.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 2001 (2)
[6]   A theory-consistent system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NAIRU [J].
Apel, M ;
Jansson, P .
ECONOMICS LETTERS, 1999, 64 (03) :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