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被引:11
作者
姚林香 [1 ]
张维刚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政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农”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3 ;
摘要
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农业供给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对粮食种植的诱导性政策和价格干预性补贴,有效缩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粮食安全保障背景的适度规模经营突破与回归 [J].
尚旭东 ;
朱守银 .
改革, 2017, (02) :126-136
[2]   经济增长与粮食需求: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姚万军 .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94-101
[3]   信息技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J].
李金祥 .
中国合作经济, 2016, (02) :18-19
[4]   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的微观消费数据 [J].
姜百臣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7) :37-44
[5]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高铁梅;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  
农业社会学.[M].朱启臻;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