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40
作者
谢地 [1 ]
郁秋艳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我国"十三五"期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客观需要,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实依据则是我国微观、中观、宏观、国际经济关系、政府治理等不同层面广泛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相应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就是通过机制、体制和制度创新,破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谁阻碍了民营经济成长——基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关系的观察 [J].
谢地 ;
张旺鉴 .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9-105
[2]   中国梦的经济学解析 [J].
谢地 ;
谢斯儒 .
经济学家, 2014, (01) :14-21
[3]   马克思语境下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J].
谢地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12) :88-97
[4]  
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M].谢地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  
做好“加减法”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N].谢地;.人民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