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16
作者
江西元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天下主义; 新天下主义; 中国外交哲学;
D O I
10.13569/j.cnki.far.2007.04.005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天下主义立论重点不完全切合当前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在文化本原上,天下主义始于《易》,成于老庄,行于春秋,汉儒的天下主义只是在制度和形式上一统了天下。近代中国天下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相遇是败在社会文明形态落后上,而不是中华文化特质上。现代中华思想已由多种元素构成。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化。诸如现代性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给现代国际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在基本完成塑造现代政治民族的任务后,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将缩小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上的差异,促进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3) :7-13+4
[2]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J].
李慎之 .
太平洋学报, 1994, (02) :3-11
[3]  
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M].赵明;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张旭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天下体系.[M].赵汀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  
旧邦新命.[M].宇燕;盛洪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7]  
全球化与人类命运.[M].(俄)根纳季·久加诺夫(Г.А.Зюганов)著;何宏江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8]  
大道运行论.[M].司马云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9]  
展望二十一世纪.[M].[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 著;荀春生等 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