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基于亨利·乔治定理的一个理论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智波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中国式分权; 城市化; 亨利·乔治定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203 ;
摘要
本文提出中国之所以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是因为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所谓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通过获取农地转用增值,收回基础设施投资。本文根据亨利·乔治定理证明:在政府主导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农地转用增值等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因此,土地财政是以帕累托最优方式界定农地转用增值的分配,是使用者付费。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是,在中国式分权理论框架下,将中国经济奇迹解释为"把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融资方式搞对"。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158 +1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分税制是怎样影响房价的?——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王智波 ;
徐佳 .
世界经济文汇, 2018, (01) :68-85
[2]   “土地财政”的多重风险及其政治阐释 [J].
陈明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 :25-29
[3]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J].
傅勇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15+65
[4]   土地市场发育与农地非农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 [J].
李永乐 ;
吴群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1) :45-49
[5]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6]   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 [J].
王文剑 ;
覃成林 .
管理世界, 2008, (01) :9-21
[7]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9]  
放弃土地财政就是自毁长城[N]. 邵芳卿. 第一财经日报. 2010 (A06)
[10]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卜凡中,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