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析——基于人口特征的视角

被引:2
作者
周闯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劳动参与; 工资弹性; 婚姻; 教育水平; 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采用2007年C HIP数据,从婚姻、年龄和教育三个人口特征视角分析了城镇居民劳动参与工资弹性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未婚男性劳动参与工资弹性最大,随后依次是已婚女性、未婚女性和已婚男性;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随教育程度的提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相同的教育程度下,女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要大于男性;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在3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30-40岁期间趋于稳定,40岁之后再次出现上升,25岁之前男性劳动参与工资弹性大于女性,25岁之后则一直小于女性。本文的现实含义在于促进就业公共政策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劳动参与工资弹性在不同人口特征群体中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stimating Returns to Schooling:Some Econometric Problems". Griliches,Z. Econometrica . 1977
[2]  
Chapter 1 Labor supply of men: A survey. John Pencavel.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 1986
[3]   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行为——基于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的经验分析 [J].
张世伟 ;
周闯 .
管理世界, 2010, (05) :56-64
[4]   中国城镇居民劳动参与工资弹性的地区差异 [J].
张世伟 ;
贾朋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1, (01) :121-129+160
[5]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 [J].
封进 ;
张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0) :69-82
[6]  
Coherency and estimation in simultaneous models with censored or qualitative dependent variables. Richard Blundell,Richard J. Smith. J. Econom . 1994
[7]   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供给效应——一个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 [J].
张世伟 ;
周闯 .
经济评论, 2008, (06) :23-30
[8]   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 [J].
姚先国 ;
谭岚 .
经济研究, 2005, (07) :18-27
[9]  
Chapter 27 Labor supply: A review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J] . Richard Blundell,Thomas Macurdy. &nbsp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 1999
[10]  
Chapter 2 Female labor supply: A survey. Mark R. Killingsworth,James J. Heckma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