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废菌渣中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工艺

被引:4
作者
董晔 [1 ,2 ]
杨姿 [1 ,2 ]
贾梦琦 [1 ,2 ]
耿子茵 [1 ,2 ]
牛启启 [1 ,2 ]
杨雪莲 [1 ,2 ,3 ]
机构
[1] 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北京工商大学
[3]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红曲霉菌丝体; 红曲色素; 粗蛋白; 麦角固醇; 壳聚糖; 提取;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03.032
中图分类号
TS264.4 [食用色素];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为提高废弃红曲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红曲色素和粗蛋白的提取条件、麦角固醇的皂化条件及壳聚糖的脱乙酰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红曲色素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温度为50℃,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34(g∶m L);粗蛋白提取条件为p H为9,温度为45℃,时间为2 h;麦角固醇皂化条件为Na OH溶液浓度为14%,温度为90℃、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8(g∶m L);壳聚糖碱法脱乙酰条件为碱液浓度为45%,温度为110℃,时间为3 h。采用该工艺,最终红曲废渣中红曲色素、粗蛋白、麦角固醇和壳聚糖的得率分别达到94.41%、65.23%、4.16%、3.64%。通过该途径可一次性综合提取红曲色素、粗蛋白、麦角固醇和壳聚糖,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从青霉素菌丝体中提取蛋白、麦角固醇、壳聚糖的工艺研究.[D].刘玲.湖北工业大学.2013, S1
[2]  
红曲霉废弃物成分分析及应用的研究.[D].李燚.天津科技大学.2009, S1
[3]  
从发酵菌丝体中提取麦角固醇和壳聚糖及提取废液资源化利用.[D].李翰祥.北京化工大学.2007, 03
[4]   Edible Filamentous Fungi from the Species Monascus: Early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s,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and Future Genomics [J].
Chen, Wanping ;
He, Yi ;
Zhou, Youxiang ;
Shao, Yanchun ;
Feng, Yanli ;
Li, Mu ;
Chen, Fusheng .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15, 14 (05) :555-567
[5]   Monascus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J].
Patakova, Petra .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2013, 40 (02) :169-181
[6]  
Vitamin D and prostate cancer.[J]..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1, 1
[7]   利用黑曲霉废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J].
李光 ;
方晓兰 ;
蔡志辉 ;
王述维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7 (06) :80-82
[8]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J].
张玲玲 ;
姚莉 ;
李平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 33 (01) :81-84
[9]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J].
张晓艳 ;
赵凯 ;
侯志勇 ;
陈刚 ;
蒿连微 .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02) :138-143
[10]   葡萄糖酸钠生产厂黑曲霉菌渣的利用研究 [J].
何翠红 ;
邵加春 ;
梁锐君 ;
许少玉 ;
岑颖洲 .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06) :185-18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