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视阈内“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方略

被引:6
作者
刘美平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 “一带一路”; 区带; 全球化; 空间平等;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041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区域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化的空间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单个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生产规模扩大问题出发,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区域发展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在资本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会发生资本在区域之间转移、产业部门间的运动以及城市空间的重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资本输出所到之处,产业转移与空间重塑同时进行,文化殖民和软实力侵略会随后跟进,金融危机和空间不平等如影随形,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更是为资本输出开辟前进的道路,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前进过程中的国际性区域发展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我国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的中国开放新战略,是基于"区带"范式下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是着眼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需求的国际性协调区域发展战略,是着力于缩小国际区域差距的共赢共享方略,是致力于增进世界各民族友谊的文化交流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发展、和平之路 [J].
肖金成 .
区域经济评论, 2015, (03) :70-72
[2]   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 [J].
张可云 .
区域经济评论, 2015, (02) :5-9+2
[3]   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J].
任佳 ;
王清华 ;
杨思灵 .
云南社会科学 , 2014, (03) :1-6
[4]   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 [J].
肖琳 .
太平洋学报, 2014, (02) :2-2
[5]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及优化研究 [J].
杨建国 ;
赵海东 .
财经理论研究, 2013, (01) :39-44
[6]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J].
孟文 .
山东社会科学, 2012, (03) :115-118
[7]   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12) :51-58
[8]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评析 [J].
夏振坤 .
江汉论坛, 1999, (08) :5-10
[9]   城乡联系理论与中国的城乡联系 [J].
胡必亮 ;
马昂主 .
经济学家, 1993, (04) :98-109+128
[10]  
空间经济学教程.[M].安虎森;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