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治疗作用

被引:20
作者
侯云生
何国祥
何振山
齐书英
李洁
赵区生
机构
[1]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 羟脯氨酸; 黄芪;
D O I
10.13191/j.chj.2000.04.20.houysh.010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 (Ang )和羟脯氨酸 (HP)含量的变化 ,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全部实验用兔 6 0只 ,分 3组 ,第 1组 2 0只作对照 ,第 2组 2 0只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第 3组 2 0只用黄芪治疗。于术后第 6周处死动物 ,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左室重量、全心重量及梗死区、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采集标本 ,检测梗死区、游离壁及正常兔心肌 Ang 和 HP含量。结果 :梗死后全心重量及左室重量均增加 ,差异显著 ,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 ,梗死区室壁变薄 ,差异显著 ;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Ang 含量显著增加 ;梗死区 HP含量显著增加 ,而游离壁的含量略有增加 ;经黄芪治疗后左室重量和全心重量均下降 ,其中全心重量尚未恢复正常 ;心肌 Ang 含量明显下降 ,梗死区 HP含量略有下降。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构型发生明显变化 ,Ang 和 HP参与左室重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J].
冯国清 ;
秦晓晨 ;
刘洁 ;
付润芳 ;
翁世艾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7, (03) :28-30
[2]   心肌梗塞早期左室重构及与血中儿茶酚胺和血管紧素Ⅱ变化的关系 [J].
盖晓波 ;
郑卫星 ;
杜日映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02) :16-18
[3]   黄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J].
陈家畅 ;
李树英 ;
苗利军 ;
杨安 .
新中医, 1990, (03) :52-53
[4]   组织羟脯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J].
许志勤 ;
高兰兴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0, (01) :40-42
[5]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郭鹞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