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体与语体变量

被引:45
作者
刘大为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语体; 言语活动; 语体变量; 子变量; 使用域; 语体研究的范式;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3.03.003
中图分类号
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以言语活动为依托探讨对语体的本体认识,以及以语体变量为核心的语体研究方法。论文首先以言语活动作为研究的初始概念,论证了语体的性质和本体构成并对语体进行了界定。然后从语体的本体构成出发,提出语体研究的方法主体应该是解释,由于语体是一种复杂现象,解释的相关性问题就应落实在"分解-整合"的可能性上,从而铺垫了提出语体变量概念的必要性。论文认为传统的语体研究因为将语体的形成归因于使用域而不是使用,导致研究遭遇了瓶颈,而语体语法的新进展则在语体与言语活动的联系以及特征分解的研究方法上提供了启示。在此基础上论文集中讨论了"分解-整合"所带来的语体变量的问题,从变量的提取、语体变量与子变量、变量的组配与语体的类型、语体变量与使用域等方面,明确了如何运作语体变量是语体研究在方法上的集中体现。最后从语体变量出发,提出了语体研究的四种范式:解释范式、推绎范式、本体范式和语篇范式,对前两种范式还提供了个案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刘辰诞; 赵秀凤; 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M].陈嘉明; 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汉语语体修辞.[M].黎运汉; 盛永生;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汉语语体概论.[M].袁晖;李熙宗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
[5]  
科学的结构.[M].(美)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Nagel)著;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6]  
修辞学通论.[M].张会森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  
语体学.[M].王德春;陈瑞端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8]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张伯江;方梅[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9]  
复杂系统演化论.[M].颜泽贤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
[10]  
从混沌到有序.[M].(比利时)普里戈金(Prigogine;I.);(法)斯唐热(Stengers;I.)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