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被引:58
作者
陆益龙
机构
关键词
门当户对; 婚姻; 匹配结构; 离婚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文章通过对夫妇个人及双方父亲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匹配结构与初婚离婚概率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的婚姻匹配模式具有同类联姻特征,同类匹配或"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不一定更稳定,夫妇社会特征的相当对离婚风险有不同方向的作用,家庭经济条件相当对离婚风险无显著影响,个人的教育、宗教信仰和初婚年代可能影响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从而对离婚风险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 [J].
杨菊华 ;
Susan EShort .
人口研究, 2007, (02) :49-59
[2]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J].
李煜 ;
徐安琪 .
青年研究, 2004, (10) :1-11
[3]   中国阶层内婚制的延续 [J].
张翼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4) :43-51
[4]   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J].
徐安琪 ;
叶文振 .
人口研究, 2002, (04) :28-35
[5]   家庭生命周期和夫妻冲突的经验研究 [J].
徐安琪 ;
叶文振 .
中国人口科学, 2002, (03) :43-51
[6]   婚姻质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 [J].
叶文振 ;
徐安琪 .
人口研究, 2000, (04) :67-75
[7]   婚姻质量: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J].
徐安琪 ;
叶文振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1) :144-159
[8]   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J].
叶文振 .
人口研究, 1997, (06) :11-17
[9]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M]. - 三联书店 , 王跃生著, 2006
[10]  
户籍制度[M]. - 商务印书馆 , 陆益龙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