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39
作者
涂圣伟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乡经济循环; 要素配置; 供需适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本质在于构建形成城乡共生关系,以实现城乡两个异质性空间的要素有序对流、产业深度耦合和供需高效适配。从动力机制来看,城乡经济循环受国家战略导向、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共同影响。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存在梗阻和断点,突出表现为要素双向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县域经济链接功能不强、城乡供给体系缺乏适应性。"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以有效畅通供给侧、构建城乡高质量供给体系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市场支撑"的三维动力机制,强化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功能,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关联效应和市场流通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逻辑、重点与主攻方向 [J].
刘瑞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 (05) :15-27
[2]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难点及其突破 [J].
田国强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 (05) :6-14
[3]   新技术变革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前景展望 [J].
孙久文 .
国家治理, 2021, (Z4) :33-39
[4]   畅通国内大循环要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 [J].
章政 .
国家治理, 2020, (34) :3-7
[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农关系演变:从缓和走向融合 [J].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
改革, 2018, (10) :39-51
[6]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研究 [J].
洪银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6) :5-14
[7]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更多历史耐心 [J].
涂圣伟 .
中国发展观察, 2016, (Z1) :90-92
[8]   我国县级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 [J].
刘云中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 28 (03) :1-6
[9]   城市经济要适应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J].
程必定 .
经济研究, 1984, (08) :53-56
[10]  
以更深层次改革推动构建完整内需体系[N]. 黄群慧. 经济日报. 2020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