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被引:5
作者
郑振源
机构
[1]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国土资源分会土地与环境专业委员会
[2]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所有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6.04.009
中图分类号
F301.22 [土地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产权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要素之一。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之际,需要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就和不足,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建议。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设定四种用益物权、两种担保物权,改土地公有公用的公有制为公有私用的公有制,激活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公有私用的产权制度结构尚不完善,对经济增长起着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作用。主要缺陷是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两种产权制度不平等以及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某些权能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文本在分析了各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选项的利弊之后,提出了坚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的土地公有制以及完善各种土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具体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述评 [J].
靳相木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2) :14-24
[2]  
贵州湄潭土地制度改革成效调查[N]. 徐谷明,江宜航. 中国经济时报. 2015 (001)
[3]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袁庆明, 2014
[4]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M]. 东方出版社 , 华生, 2013
[5]  
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方法解读[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孙宪忠, 2008
[6]  
土地法学通论[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沈守愚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