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错配缓解与企业创新

被引:192
作者
赵晓鸽 [1 ]
钟世虎 [2 ]
郭晓欣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创新; 金融错配缓解; 中介作用;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1.04.01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51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其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地级市城市特征数据匹配,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基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且此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金融错配程度,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金融错配在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也均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金融错配来推动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显著。总体而言,本文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金融错配、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产出 [J].
冉茂盛 ;
同小歌 .
科研管理, 2020, 41 (10) :89-97
[2]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3]   银行业竞争、创新资源配置和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J].
戴静 ;
杨筝 ;
刘贯春 ;
许传华 .
金融研究, 2020, (02) :51-70
[4]   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春涛 ;
闫续文 ;
宋敏 ;
杨威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1) :81-98
[5]   环境税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 [J].
毕茜 ;
于连超 .
科研管理, 2019, 40 (12) :116-125
[6]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7]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9]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10]   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不同融资模式对比视角 [J].
钟腾 ;
汪昌云 .
金融研究, 2017, (12) :12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