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旌阳区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7
作者
吴德勇 [1 ]
张新 [1 ]
李启权 [1 ]
张维 [1 ]
罗由林 [1 ]
代天飞 [2 ]
冯文颖 [1 ]
穆雨恒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关键词
土壤氮素;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4.0030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根据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为0.52-4.38 g/kg和15.00-326.74 mg/kg,均处于较丰富的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化分别为0.264和0.50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受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西部平原区明显高于东部丘陵区。土壤母质可独立解释25.7%和12.2%的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变异。地形因素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6.7%-29.7%和7.6%-16.2%,其中坡度因子的解释能力最大。土类、亚类和土属对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23.4%、28.0%、36.6%和12.5%、13.8%、18.6%。种植制度对全氮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为33.8%,小于土属的影响程度;对碱解氮的解释能力为22.4%,大于各种结构因素的独立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空间变异主要受母质、地形等结构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人为活动因素是碱解氮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14 / 8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   成都平原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研究 [J].
李启权 ;
张少尧 ;
代天飞 ;
高雪松 ;
张新 ;
王昌全 ;
袁大刚 ;
李坤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 (05) :898-906
[3]  
子牙河水系河流氮素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J].赵钰;单保庆;张文强;王超;.环境科学.2014, 01
[4]   川中紫色丘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研究 [J].
邓欧平 ;
周稀 ;
黄萍萍 ;
邓良基 .
资源科学, 2013, 35 (12) :2434-2443
[5]   紫色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氮素时空分异特征 [J].
杨小林 ;
李义玲 ;
朱波 ;
花可可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0) :2807-2813
[6]   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表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J].
高鹏 ;
付同刚 ;
王克林 ;
陈洪松 ;
曾馥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362-366
[7]   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比较 [J].
顾成军 ;
史学正 ;
于东升 ;
徐胜祥 ;
孙维侠 ;
赵永存 .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425-432
[8]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J].李启权;王昌全;张文江;余勇;李冰;杨娟;白根川;蔡艳;.应用生态学报.2013, 02
[9]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总氮的空间分布 [J].
徐国策 ;
李占斌 ;
李鹏 ;
黄萍萍 ;
龙菲菲 .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1547-1555
[10]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异特征 [J].
牟晓杰 ;
孙志高 ;
刘兴土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521-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