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国家重点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探讨

被引:3
作者
韩娟 [1 ]
薛剑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国家重点项目; 耕地; 占补平衡; 新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问题,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通过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特点及其与耕地保护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影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原因为:客观方面自然资源限制、管理方面利益协调和激励机制滞后等;针对影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因素,重点从建设资源集约利用机制角度缓解资源限制,从构建参与主体利益协调和激励机制角度完善占补平衡工作秩序。研究结论:新机制的建立对于加强国家重点项目耕地占补平衡的约束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发展模式转型与土地利用及管理[J]. 黄小虎.广东土地科学. 2008(03)
[2]  
发展模式转型与土地利用及管理[J]. 黄小虎.广东土地科学. 2008 (03)
[3]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J].
唐菊华 ;
吕昌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9) :3837-3839+3902
[4]   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 [J].
张琳 ;
张凤荣 ;
薛永森 ;
严良政 .
资源科学, 2007, (06) :114-119
[5]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J].
张惠远 ;
刘桂环 .
环境保护, 2006, (19) :49-54
[6]  
新农村环境建设[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冯肃伟,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