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扩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写在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十周年之际

被引:21
作者
卢福营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制度创新; 可延扩性; 村务监督委员会; 后陈经验;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生命力具体表现为创新的可延扩性,即创新的核心内容、主要原则和精神实质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可复制性。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经历了"制度形成——经验扩散——优化拓展"三个阶段。十年来,不仅在当地得到了持久坚持和持续发展,而且逐渐向外扩散,由村到县、市、省,直至全国农村,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呈现出强大的可延扩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的延扩主要受创新的内容和性质、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创新延扩的方式和手段、上级政府的态度、社会的关注度等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打造阳光村务——探访浙江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J].
颜新文 ;
瞿芃 .
今日浙江, 2011, (07) :43-44
[2]   政府转型与政府创新研究述略 [J].
赵景来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68-72
[3]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与对策 [J].
傅金鹏 ;
杨继君 .
理论导刊, 2010, (12) :14-16
[4]   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 [J].
李景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3) :1-4
[7]   村务监督的制度创新及其绩效——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调查 [J].
卢福营 ;
孙琼欢 .
社会科学, 2006, (02) :98-107
[8]   第三种权力:村务监委会 [J].
刘斌靖 .
观察与思考, 2004, (16) :38-39
[9]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M].卢福营; 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  
政治社会学.[M].毛寿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