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以江苏省地级城市为例

被引:42
作者
赵姚阳 [1 ]
濮励杰 [1 ]
卜崇峰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模糊逻辑; 江苏省;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6.01.004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基于2000年的统计资料,选择地均GDP、地均财政收入等九个指标,应用模糊逻辑(Fuzzy Logic)方法从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使用效率两个方面对江苏省各地市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五个等级。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城市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和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115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J].
吴斌 .
小城镇建设, 2004, (02) :84-85
[2]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J].
王志宪 ;
虞孝感 .
经济地理, 2004, (01) :53-56+66
[4]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对策探讨 [J].
刘定惠 ;
谭术魁 ;
朱超洪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56-359
[5]   江苏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数理探讨 [J].
周炳中 ;
赵其国 ;
杨浩 .
土壤学报, 2003, (05) :665-671
[6]   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研究 [J].
成舜 ;
白冰冰 ;
李兰维 ;
郭永昌 ;
张敏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3, (03) :271-277+280
[7]   基于模糊推理的公共交通分担率预测研究 [J].
裴玉龙 ;
徐大伟 .
土木工程学报, 2003, (07) :22-26
[8]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J].
武建军 ;
杨思全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230-236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龚义 ;
吴小平 ;
欧阳安蛟 .
浙江国土资源, 2002, (02) :44-47
[10]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赵鹏军 ;
彭建 .
资源科学, 2001, (05)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