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探索

被引:21
作者
黄志亮
刘昌用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一体化; 重庆模式; 征地; 公共服务均等化;
D O I
10.14063/j.cnki.1008-9314.2011.02.020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通过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剖析,本文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是勇敢探索,是破冰之举,对于解决区域内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尤其是转换已在事实上进城的农民工的身份,保护进城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现实的城市生产效率,稳定城乡社会秩序等,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辨证地看,重庆户改基于现有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利用和固化市民相对于农民的福利优势,吸引农民退地进城落户,虽然能够有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却未能全面释放城乡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不利于进城农民持久分享农村土地权益,强化了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力,与实现公民自由迁徙和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方向差距较大,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民对“农民转市民”和“土地流转”的评价——重庆市双溪村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成效与问题调查 [J].
刘昌用 ;
卢颖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 (05) :26-30+66
[2]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突破——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先行示范改革为例 [J].
吴胜杰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 (04) :31-35
[3]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2) :2-7+95
[4]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5]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 [J].
王海光 .
中共党史研究, 2003, (04) :24-31
[6]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 [J].
叶裕民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5) :32-38
[7]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反思 [J].
朱晔 .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 (01) :29-31
[8]   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 [J].
赵耀辉 ;
刘启明 .
中国人口科学, 1997, (02) :26-35
[9]   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困境与出路 [J].
俞德鹏 .
江海学刊, 1995, (04)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