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导向的扶贫与贫弱农户的脱贫门槛:基于农政分析框架的反思

被引:16
作者
梁栩丞 [1 ]
刘娟 [2 ]
胡秋韵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 可行能力; 脱贫门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产业扶贫对贫困户提出了产业参与要求,并辅以一定的产业帮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在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逐渐摆脱贫困后,剩余贫困人口有较大比例处于贫弱状态,缺乏产业参与和承接产业扶贫资源的基本能力。本文以农政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可行能力理论,通过对家户生计过程的微观定性资料的分析,展现产业发展导向的扶贫方式与部分贫困户能力匮乏状况之间的矛盾。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实践中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扶贫不仅不利于可行能力不足的贫弱农户脱贫,反而还可能给他们带来负担,成为他们迈不过的门槛。扶贫政策中的产业发展导向与资源供给结构使能力匮乏的贫弱农户面临扶贫资源获取门槛、产业参与门槛和获利门槛,进而因消费、再生产和积累水平无法提高而面临脱贫门槛。因此,只有从贫困户自身的可行能力出发,才能真正发挥各类贫困户的自主性,在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基础上,保证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脱离“贫困陷阱”——以西南H村产业扶贫为例 [J].
李小云 ;
苑军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2) :8-14+161
[2]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甘肃社会科学, 2019, (03) :130-136
[3]   基于小农户生产的扶贫实践与理论探索——以“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例 [J].
叶敬忠 ;
贺聪志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2) :137-158+207
[4]   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J].
亨利伯恩斯坦 ;
汪淳玉 ;
蒋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 (06) :5-12
[6]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J].
习近平 .
党建, 2017, (09) :4-9
[7]   我国精准扶贫风险识别与模式选择机制研究 [J].
王姣玥 ;
王林雪 .
农村经济, 2017, (08) :40-44
[8]   产业扶贫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基于产业扶贫政策的一项效果分析 [J].
尹利民 ;
赵珂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 (02) :62-68
[9]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Y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为例 [J].
李博 ;
左停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 (04) :66-7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