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交流体系重组的动力因素分析

被引:9
作者
钟灿涛
机构
[1]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科学交流体系; 重组; 动力因素分析; 利益相关方;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1.09.004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渠道,加快了科学交流的速度,促进了科学交流新模式的形成。"期刊价格危机"使科学交流体系重组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目前对整个科学交流体系的重新思考和流程再造研究已经成为讨论的热点。在科学共同体、出版机构、政府以及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推动下,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正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重大变化。深入分析科学交流体系重组过程中的动力来源,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科学交流体系重组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04 / 1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开放获取对大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J].
钟灿涛 ;
董成文 ;
季燕江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04) :120-126
[2]   美国开放存取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J].
许荣荣 ;
赵建华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0) :120-121
[3]   美国NIH公共获取政策及对我们的启示 [J].
付晚花 ;
肖冬梅 .
图书馆杂志, 2008, (10) :59-62
[4]   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组与功能实现 [J].
徐佳宁 ;
罗金增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11) :94-97
[5]  
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评价机制及其演变研究[J]. 文庭孝,邱均平.评价与管理. 2007(03)
[6]  
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评价机制及其演变研究[J]. 文庭孝,邱均平.评价与管理. 2007 (03)
[7]   现代科学信息交流的体系与服务模式 [J].
刘廷元 .
图书情报工作, 2005, (08) :59-62
[8]   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 [J].
张晓林 .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2, (04) :19-26
[9]  
科学社会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尚智丛, 2008
[10]  
信息管理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岳剑波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