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

被引:39
作者
严岩
赵景柱
王延春
罗祺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耕地; 驱动力; 粮食安全; 可持续利用;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047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人地资源矛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口持续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对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通过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总体表现出人均占有量少、质量低、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不足。对近20年的耕地数据分析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是耕地减少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其中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最大威胁。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分析了人口、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等5个因素与耕地变动的相互关系和驱动作用,对未来耕地的发展趋向做出了初步判断,提出了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全国耕地保护工作全书.[M].邹玉川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陈百明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3]  
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M].康晓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4]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
[5]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335-340
[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7]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J].
田光进 ;
庄大方 ;
刘明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0-36
[8]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动的关系研究 [J].
李丹 ;
刘友兆 .
经济纵横, 2003, (01) :13-15
[9]   对我国“十五”耕地保护工作的思考 [J].
孙习稳 ;
杜新波 .
国土经济, 2002, (12) :24-26
[10]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相关对策思考 [J].
赵其国 ;
周炳中 ;
杨浩 ;
刘世亮 .
土壤, 2002, (06) :29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