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解析与比较

被引:24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体制; 结构;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5.11.00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深化改革推动新阶段的经济发展 [J].
洪银兴 .
经济学家, 2013, (12) :7-9
[3]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17+28
[4]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5]   “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滕永乐 .
经济学家, 2013, (08) :29-38
[6]   中国经济从奇迹走向常规发展 [J].
黄益平 ;
苟琴 ;
蔡昉 .
中国金融, 2013, (10) :55-58
[7]   促进经济增长均衡与转变发展方式 [J].
刘伟 .
学术月刊, 2013, 45 (02) :70-81
[8]   战略理念与实现机制:中国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3, 45 (01) :88-96
[9]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10]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