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

被引:121
作者
罗必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分税制; 土地财政; 农地流失; 产权模糊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0 [土地政策];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分税制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而地方财政压力所引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动,形成了普遍的"占地竞赛"。获取"土地财政"成为政府的普遍"偏好"。分税制进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了对土地的掠夺;有必要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行测算;以阐明农地为什么会成为掠夺的对象。改善分税制的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府预算外和预算资金收入的约束和规制,特别是变革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以及对农民行使产权行为能力的保护,是改变"分税制"—财政缺口—土地财政—农地流失运行逻辑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财税体制重构.[M].唐在富;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J].
黄君洁 .
产经评论, 2010, (02) :114-125
[3]   农地新政与国民经济运行格局的重构 [J].
罗必良 .
学术研究, 2008, (12) :59-68
[4]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取向研究 [J].
张立彦 .
城市问题, 2007, (11) :97-101
[5]   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 [J].
蒋省三 ;
刘守英 ;
李青 .
管理世界, 2007, (09) :1-9
[6]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
[7]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