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心肌线粒体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9
作者
孙爱军
王克强
李杰
王时俊
樊惠芝
杨原
葛均波
机构
[1]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2] 复旦大学化学系
[3]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上海市
[4] 上海市
关键词
病理学; 心功能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的差异表达; 双向凝胶电泳; 线粒体; 蛋白质组; 质谱; 乙醛脱氢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利用差异蛋白质组的方法识别心功能衰竭大鼠心肌代谢的异常 ,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对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术后 4周 ,左心室射血分数达 4 6 .4 %± 10 .9% ,成功建立心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心功能衰竭组 (n =8)和对照组 (n =8) ,分别取左心室进行线粒体抽提。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显示差异蛋白的表达谱。再经胶内酶解 ,行质谱鉴定和蛋白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 ,双向电泳显示 3个蛋白位点表达有显著差异 ,其中一条蛋白被证实为乙醛脱氢酶 2 ,它在心功能衰竭心肌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在心肌梗死后 3、7、14及 2 8天心肌乙醛脱氢酶 2mRNA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提示 ,在心功能衰竭大鼠的心肌线粒体中乙醛脱氢酶 2表达显著下调 ,而乙醛脱氢酶与硝酸甘油的转化有关。这为临床心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脂肪酸氧化酶基因表达下调 [J].
胡琴 ;
吴强 ;
耿昭华 ;
李隆贵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2) :143-146
[2]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对心肌能量代谢调控的病理生理机制 [J].
叶平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3, (01)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