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动态学的跨国创新俱乐部收敛研究

被引:11
作者
孙玉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国家创新能力; 俱乐部收敛; 分布动态学; 实证;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3.06.01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国家创新能力理论为基础,运用分布动态学方法和1963-2006年的历史数据,分析36个主要经济体创新能力分布的收敛性,揭示国家层面创新差异演变的基本规律。基于核密度函数和马尔科夫链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于收入分布的"双峰模式",跨国创新分布呈现"单峰模式"和收敛趋势;跨国创新分布动态演变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呈现俱乐部收敛态势,不同国家创新俱乐部之间的流动性低于俱乐部内部的流动性,相邻俱乐部之间的转移概率高于差距较大的俱乐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研发资源的跨国分布与创新产出:OECD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J].
张化尧 ;
史小坤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 24 (01) :78-85
[2]   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发明专利为能力表征要素 [J].
刘凤朝 ;
冯婷婷 .
管理评论, 2011, 23 (05) :30-38
[3]   全球创新资源的分布特征与空间差异——基于OECD数据的分析 [J].
刘凤朝 ;
徐茜 ;
韩姝颖 ;
孙玉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23 (01) :11-16+30
[5]   基于三维模型的国家创新能力两步测度 [J].
刘凤朝 ;
孙玉涛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1) :1749-1755+1735
[6]   技术差距、技术扩散与收敛效应:来自134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的证据 [J].
范黎波 ;
郑建明 ;
江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69-76
[7]   中国科技活动区域差异变动实证分析 [J].
孙玉涛 ;
杨中楷 .
管理评论, 2008, (08) :21-25+63
[8]   国家创新能力研究的两种范式 [J].
孙玉涛 ;
杨中楷 .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4) :6-10
[9]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述评 [J].
刘凤朝 ;
孙玉涛 .
科学学研究, 2008, (04) :887-893+826
[10]   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后发地区技术赶超 [J].
欧阳峣 ;
生延超 .
中国软科学, 2008, (02) :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