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刘加春 [1 ]
王大明 [1 ]
钱江南 [2 ]
李雅国 [3 ]
杨重庆 [1 ]
黄松波 [1 ]
姜学丽 [1 ]
翟乐乐 [1 ]
黄抒伟 [3 ]
姜寿峰 [3 ]
机构
[1]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2] 空军医院神经内科
[3]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支架; 颈动脉; 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改用普通饲料饲养。支架置入前后,分别进行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置入后1周用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判断血管支架内通畅情况,第13周时复查DSA和IVUS,然后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在高脂饲料饲养后2周,动物血浆胆固醇升高达基础值的4.1倍[(2.4±0.3)mmol/L和(9.8±3.8)mmol/L]。此后血浆胆固醇基本稳定在这一高水平。第16周时,DSA显示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6.1±4.9)%,IVUS检查见到明显的内膜回声增强。同期预实验巴马小型猪的病理检查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并有少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沉积出现。②支架全部成功置入猪的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第13周时的DSA和IVUS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支架表面已被新生内膜覆盖,新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为主,支架周围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支架本身组织相容性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的初步建立 [J].
刘加春 ;
王大明 ;
李雅国 ;
钱江南 ;
杨重庆 ;
翟乐乐 ;
姜学丽 ;
姜寿峰 ;
黄抒伟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2) :756-758
[2]   血管内支架和支架内皮化 [J].
赵宏伟 ;
王贵学 ;
戴传云 .
生物技术通讯, 2005, (06) :684-686
[3]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机理研究进展 [J].
潘长江 ;
唐家驹 ;
王进 ;
黄楠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5, (04) :314-317
[4]  
Comparison between drug-eluting stents and beta-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use in-stent restenosis: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s[J] . Dennis Zavalloni,Guido Belli,Marco L. Rossi,Melania Scatturin,Emanuela Morenghi,Gianpiero Catalano,Giovanni Tosi,Gabriele L. Gasparini,Paolo Pagnotta,Patrizia Presbitero.American Heart Journal . 2006 (5)
[5]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of 526 Symptomatic Carotid Plaques in Relation to the Nature and Timing of Ischemic Symptoms: The Oxford Plaque Study[J] . J N.E. Redgrave,J K. Lovett,P J. Gallagher,P M. Rothwell.Circulation . 200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