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血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68
作者:
金文胜
潘长玉
陆菊明
智光
杨波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北京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血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葡糖耐量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PG)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报能力。 方法 收集有血糖升高倾向和心血管疾病(CVD)或其他危险因子的221名个体进行OGTT,检测血脂、血压,记录CVD病史,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连续性及颈动脉可视范围内斑块,根据三者计算 AS积分。将 FPG和 2 hPG五分位划分,比较不同分位之间的AS积分和 IMT。以稳健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探讨血糖对 AS积分、IMT、AS斑块发生和 IMT异常的相关关系。 结果 随着血糖升高,AS积分和 IMT逐渐增加,最高五分位血糖的 IMT和AS积分明显增高;同时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发现 FPG和2 hPG均为AS积分的独立预报因子。FPG对IMT的预报可独立于年龄、性别、或血压和血脂谱、或CVD的校正;2 hPG对 IMT预报能独立于年龄和性别、或 CVD的校正。两种血糖对斑块发生的预报独立于CVD,对 IMT异常增厚的预报独立于年龄和性别或者CVD。 结论 FPG和 2 hPG是AS的独立预报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