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阶段性变化分析

被引:6
作者
尹继志 [1 ,2 ]
机构
[1] 河北金融学院
[2] 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对冲操作; 流动性调节工具;
D O I
10.13910/j.cnki.shjr.2015.09.006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自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85-1993年,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国际收支顺差额不断扩大,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但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较为被动,且投放的基础货币过多需要对冲,而对冲是有成本的。2012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从而使中央银行逐渐具备了从过去被动的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转向主动多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我国中央银行应在拓宽常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同时,创新更多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从而使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多样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超过1万亿的代价——中国央行对冲外汇占款机制及成本评估与展望 [J].
徐以升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4) :69-83+4
[2]   新形势下我国货币发行机制探讨 [J].
潘凤钗 .
西南金融, 2013, (07) :13-15
[3]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4]  
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