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被引:1750
作者
朱永生
机构
[1] 复旦大学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7.05.034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迄今为止的话语分析基本上局限于语言本身,即只注意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诸如图象、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话语分析带有较大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局限性。本文将论述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紧密相关的4个问题:(1)多模态话语的产生;(2)多模态话语的定义;(3)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性质和理论基础;(4)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胡壮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01) :1-10
[2]   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J].
朱永生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3) :43-50
[3]  
Towards a semiotics of typography[J] . Theo van Leeuwen.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 2006 (2)
[4]  
The discourses of war photography[J] . Theo van Leeuwen,Adam Jaworski.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 2003 (2)
[5]  
Interdependence, interaction and metaphor in multisemiotic texts[J] . KayL. O’Halloran.Social Semiotics . 1999 (3)
[6]  
Discourse,Consciousness,and Time .2 Chafe,W. . 1994